该案件所涉公司—河南赛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达到600万,从事农机设备生产销售长达6年的公司。行业从事时间之久说明该公司对于农机补贴政策的实践意义应该了然于胸。从此次违法案件通报的数据可以看到,目前该公司已有超过620台机器进入了补贴名单。同时,在公开数据显示,已经申报国家补贴的河南赛腾侧深施肥机超过1100台。如果按照每台5000元的补贴金额计算,该公司通过水稻侧深施肥机这一款机型已经申请了高达550万元的农机补贴资金。案件性质之恶劣,涉及金额之大让人触目惊心。但河南赛腾只是沧海一粟,像这样顶风作案、有恃无恐的公司还有多少未被彻查我们无从知晓。
“假购机”的套路是由经销商借用农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资料提出虚假申请,农机生产商配合提供虚假机号、虚开发票,完成,从而套取国家农机补贴。除了这种“假购机”还有“真购机”的方法,既为不法商人伙同当地腐败干部,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农民信息,以此申请购买,随后以购机发票骗取国家补贴,并以稍低于原价的价格转卖牟利。这一正一反两种违法形式都隐示着行业部门监管工作缺位和工作纪律缺失问题的存在。因此,要确保中央补助资金的安全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相关行业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一方面,属地政府要“刀口向内”,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需要逐级落实补贴政策实施风险的防控责任,要加强对行业部门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强调工作纪律性。另一方面,到“刀口向外”,要切断农机产销企业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利益链条,堵住不法分子蚕食惠农资金的“虫洞”。同时,相关行业部门要对奖补资金做到公开透明,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违法犯罪震慑力。
“政策是扶持,补贴是援助”。农机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对于设备产销的企业抑或设备采购方来说都是良策。政府每年对于特定的领域和新兴的行业都会有扶持政策出台,农机补助政策一来是为了鼓励和培育市场,二是通过政策扶持,帮助进入市场的种粮户和企业方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成本支出,从而调动种粮和农技研发的积极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企业方和农户试图利用补贴政策挣钱无可厚非,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且能通过实实在在的社会生产来积极回馈社会,帮助国家发展,而不是通过钻国家政策的空子肆意敛财。补贴政策的申请者应当自觉遵守相关要求,在制度的约束下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并积极接受行业部门监管工作。无论是企业方、农户方抑或新闻媒体,都应当在政策红利的关口期,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周遭发生的违法侵占政策补贴的行为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及农业农村部门检举揭发,共同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体制政策环境。同时,合理利用农机补贴政策,抓紧粮食生产,共同守住粮食安全的基本盘。